为庆祝中国**成立103周年,进一步增强宗旨意识,强化党史学习教育,我公司组织党员们赴淄博马鞍山红色教育基地进行参观学习。
6月30日,党员们早早坐上了前往马鞍山的大巴车,历时一个多小时,我们到达了目的地。虽说当天温度达到37、8度,每个人都顶着烈日爬上山,重走革命道路,倾听革命先烈事迹,一步一个脚印感受革命先烈与日寇浴血奋战的激烈场景。
马鞍山位于淄河上游,地势险要,人们把它喻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它像是一把巨锁,锁住了由南向北的淄河滩,卡住了沂蒙山区我抗日根据地至渤海地区,胶东地区的通道,是我军和敌伪顽寇的必争之地。
我们沿着马鞍山陡峭险峻的“革命道路”,重走革命抗战路,参观了沿途抗战遗迹、抗战纪念馆等,用脚步丈量艰辛的革命历程,汗水挡不住前进的步伐,信念支撑起勇往直前的力量。在马鞍山抗战纪念馆中,跟随讲解员的讲解,了解马鞍山革命事迹,抗战英雄王凤麟、谭克平等30余人与敌人激烈对战,最后壮烈牺牲。一幅幅图片、一段段文字映入眼帘,鲜活再现了当年的硝烟战场,重现了马鞍山战役中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
马鞍山保卫战是抗日战争时期我鲁中根据地军民反击日寇扫荡的一次著名战斗。一九四二年十一月,“扫荡”我根据地的一千多名日军和几百名伪军,凭借着数十倍于我方的兵力,向马鞍山发起了猖狂进攻。当时山上只有我军一个班的正式部队。其余人员均为伤病员和干部家属,总共四十余人。他们面对强敌,毫不畏惧,浴血奋战,打退了日伪军数次进攻。消灭敌人一百余名,最后弹尽粮绝,守山英雄们毅然纵身跳崖,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中华民族抗战史上的壮烈篇章。
重走马鞍山革命抗战路,使我们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爱党的革命理想信念教育,要铭记革命历史,延续红色血脉,强化使命担当,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把革命精神积极融入到工作当中和生活当中。